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每五年都增长了一岁!
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到去年年底,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有8个省份的人均预期寿命更是超过了80岁。
从历史对比来看,2024年的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比2020年提高了1.1岁,这样的改善幅度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良好的。
同时,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指标也在持续改善。
雷海潮介绍,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延长产假、加强孕育服务,实施育儿支出个人所得税抵扣,逐步推行学前免费教育等一系列综合性生育支持政策举措,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同时,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到去年年底,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1个。
另外,从今年开始推行建立育儿补贴制度,符合条件的正在通过互联网、线下的方式申领注册。
根据最新统计,到9月10日,填报人数已经超过80%。
据介绍,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比2020年提高1.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持续改善。
按照专家的说法,人均预期寿命攀升至79岁,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民生福祉、医疗进步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有力见证。
在这之前,联合国人口司发布预测显示,今年美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9.46岁,而中国为78.02岁(目前已经提高至79岁)。
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到2044年,中国将以82.4岁的微弱优势超过美国82.39岁的预期寿命。
美国人的预期寿命在2020年到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出现下降后一直在上升,不过它仍然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尽管美国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清洁水和卫生设施日益普及,医疗保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