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速发财讯!

iPhone17或成国内首款无卡槽手机 eSIM时代真的来了

品牌企业 2025-09-15 user76368

 苹果刚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即将发布的iPhone 17 Air将彻底移除实体SIM卡槽,完全依赖eSIM技术实现通信功能。 这款追求极致轻薄的手机,机身厚度仅约5.5毫米,成为苹果史上最薄的iPhone机型。

iPhone17或成国内首款无卡槽手机 eSIM时代真的来了

 为了这一超薄设计,苹果不仅在材料上采用了钛铝混合材质,使用了堆叠式电池技术,还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用单扬声器替代双扬声器,取消了超广角镜头,并毅然移除了实体SIM卡槽。 这一举措直接释放了约3.2立方厘米的内部空间,相当于能多容纳50mAh的电池容量。

 iPhone 17系列在eSIM配置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在美国市场,所有iPhone 14系列及更新机型均已不再配备物理SIM卡槽,全面转向eSIM技术。 有迹象表明,苹果计划在iPhone 17系列发布后,将这一变革扩展到欧盟市场,欧盟境内的苹果授权经销商员工已被要求在今年9月5日前完成有关eSIM技术的专项培训。

 然而在中国市场,策略有所不同。 iPhone 17 Air的国行版本将支持eSIM功能,但iPhone 17标准版、Pro版以及Pro Max版预计仍会保留实体SIM卡槽。 这种差异凸显了苹果针对不同市场政策和用户习惯采取的灵活策略。

 eSIM,即嵌入式SIM卡,它将传统SIM卡的功能直接集成到设备芯片中。 用户无需进行物理插拔,可通过网络远程下载和配置运营商信息,实现通信功能的切换。 eSIM的优势不仅在于节省手机内部空间。 它允许用户在一部设备上同时管理多个运营商配置文件(最多可存储8个,同时激活2个),在旅行时切换运营商变得异常便捷。

 苹果此前也强调过eSIM的安全性:它不易丢失或被盗取,手机丢失后,他人无法通过取出SIM卡来屏蔽设备的定位功能,这增加了找回手机的可能性。 此外,eSIM技术减少了塑料SIM卡的生产和废弃,更加环保。

 面对iPhone可能发生的变化,中国运营商似乎正在悄然做好准备。 近日,有数码博主爆料称,中国联通总部已下发内部通知,要求对苹果eSIM项目提供业务支撑。 中国联通在今年7月发布的《5G AI终端白皮书(2025年度)》中,也明确了对支持eSIM的5G手机在技术、业务流程和安全策略上的具体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手机需预装国内认证的eSIM证书(如信通院或三大运营商的证书),需全面覆盖开户、转移、补换卡、销户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在安全功能方面,应具备双向机卡锁定、跨境写卡禁用、地理位置精准校验以及终端信息加密上报等能力。 白皮书还建议,支持eSIM的手机最好支持NFC功能,并开放接口以实现基于NFC的eSIM卡管理。

 eSIM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 其核心矛盾涉及运营商、政策监管和用户习惯等多方面因素。 对运营商而言,实体SIM卡曾是维系用户黏性的一道“护城河”,而eSIM带来的便捷在线换号转网功能,可能加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增加用户流失风险。

 政策层面,工信部2023年更新的《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曾明确规定,智能手机需保留物理卡槽,eSIM仅开放给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 这主要是出于对虚拟号卡安全性的担忧。 在用户习惯层面,部分群体(如老年人)对“无卡操作”的接受度相对较低,更信赖实体卡的实在感。

 不仅是苹果,多家国产手机厂商也在积极布局eSIM。 据报道,华为有望率先推出支持eSIM的手机,其即将发布的新款三折叠手机(Mate XTs)很可能成为国内首款商用eSIM的智能手机。 后续发布的华为Mate 80系列也可能会有支持eSIM的型号。

 OPPO的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预计今年年底会有首批支持eSIM的手机上市。 小米此前在海外市场推出的旗舰机型(如小米15 Ultra)也已支持eSIM功能。 一旦国内政策进一步放开,预计这些厂商的eSIM机型将迅速在国内市场推出。

 对用户而言,eSIM带来了便利,但也可能引入新的麻烦。 更换手机时,传统的插拔SIM卡非常简单。 而使用eSIM,可能需要先在旧手机上停用号码,再在新手机上重新下载和激活配置文件。 如果旧手机丢失或无法开机,自行处理会变得困难,可能需要前往运营商营业厅办理,流程上反而可能更复杂。

 在国内,严格的电话用户实名制要求意味着,首次办理eSIM业务很可能仍需用户亲自到线下营业厅完成身份认证。 许多人期待的通过eSIM实现完全线上、无缝的携号转网,短期内可能也难以实现,运营商的现有流程可能仍需线下环节。

iPhone17或成国内首款无卡槽手机 eSIM时代真的来了

 此外,eSIM手机的普及初期,资费套餐可能并不会比实体SIM卡更优惠,对用户直接吸引力有限。 并且,如果选择了仅支持eSIM的手机,未来换机时也必须选择同样支持eSIM的机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择范围。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99 速发财讯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36119号-2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