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速发财讯!

今年“三伏”30天 连续10年都是40天的纪录被终结

品牌企业 2025-07-21 user6583

 据报道,今年“三伏”大幕将于7月20日正式开启,全国多地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今年“三伏”30天 连续10年都是40天的纪录被终结

 专家表示,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到了今年,这一纪录将被终结,今年“三伏”时长30天。

 据了解,“三伏”的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历法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自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也叫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今年三伏天7月20日起入伏,8月18日出伏。

 具体时间如下:

 初伏:2025年 7 月20 日 - 7 月 29 日(10天)

 中伏:2025年 7 月30 日 - 8 月 8 日(10天)

 末伏:2025年 8 月9 日 - 8 月 18 日(10天)

 为何今年三伏天只有30 天?

 “三伏天” 的推算依据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作为初伏的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而初伏与末伏之间,便是中伏。由于庚日的循环周期为10天,这使得初伏和末伏的时长固定为10天,中伏则可能是10天或 20天,从而导致三伏天的总时长在30天到40天之间波动。

 今年夏至是6月21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6月30日(庚午日),第二个庚日为7月10日(庚辰日),第三个庚日,也就是入伏的日子,是7月20日(庚寅日)。7月20日为近十年最晚入伏日。

 今年8月7日为立秋日,立秋日后的第一个 “庚日” 为8月9日(庚戌日),因此,末伏自8月9日起,直至 8月18日结束。从夏至到立秋仅有4个庚日,使得今年中伏只有10天,形成30天的 “短三伏”。

 三伏天什么时候最热?

 一般来说,“三伏天” 中又以 “中伏” 的平均气温最高。但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不一定出现在 “中伏”,甚至不一定在 “三伏”。比如北方地区往往三伏天的中伏最热,而在南方则会晚一些,可能是在末伏才最热。

 从整体概率来看,今年中伏(7月30日- 8月8日)期间可能是最热的时候。此时,太阳直射点虽然已经开始南移,但地表吸收的热量仍大于散失的热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再加上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天气就会格外闷热。

 30 天的伏天会比往年凉快吗?

 伏天时长与炎热程度并无直接关联。伏天的实际炎热程度是由副热带高压位置、太阳辐射强度、地表湿度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因此,尽管今年伏天较 “长三伏” 缩短了10天,高温闷热的体感未必弱于往年。

 而且,今年适逢双春闰六月,整个伏天都处于农历六月内。根据老祖宗的经验,今年夏季可能会格外炎热。再结合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及近期大气环流特征,今年出现阶段性极端高温天气的可能性不容小觑。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25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 - 1℃,华北、黄淮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40℃以上极端高温。

 虽然今年三伏天时间相对较短,但暑热依旧难耐,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平安度过这个夏天!

 三伏天酷热高温,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所以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今年“三伏”30天 连续10年都是40天的纪录被终结

 另外,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点前,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99 速发财讯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36119号-2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