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喷雾使用不当1小时可致白肺 防晒喷雾怎么用才安全?
据媒体报道,无锡江阴的孙女士(化姓)因不当使用防晒喷雾引发健康问题。她在户外活动前为追求快速防晒效果,直接将防晒喷雾近距离对准面部猛喷。
仅1分钟后,孙女士便出现剧烈咳嗽、胸闷、气喘等不适症状。经医院CT检查,其双肺出现大面积白色病变,最终被诊断为“化学性吸入性肺炎”。
医生分析,防晒喷雾中的化学颗粒随呼吸道进入气道,诱发急性炎症反应是致病主因。
专家提醒,在使用防晒喷雾时,应尽量避免在狭小、密闭、不通风的空间内操作;主要将喷雾喷洒在身体上,与皮肤保持10~20厘米的距离。
此外,不能直接对着面部喷洒,尤其要避开眼睛、口、鼻等敏感部位;可以将防晒产品先喷到手掌上,然后再均匀地涂抹在脸上。
白肺,主要指的是重症肺炎患者在X线或CT下,患者肺部呈一大片的白色状态。尤其是当病变十分严重,图像中肺的大部分(70-80%)变白,就可以称之为白肺。
当患者出现白肺时,因为肺部有效面积减少,炎性渗出增多,换气功能障碍等,患者常常会有呼吸困难、胸闷、气喘、咳嗽和严重缺氧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当病情严重时,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乃至有生命危险。
为什么一瓶不起眼的防晒喷雾会带来如此大的危害?这是因为防晒喷雾的成分复杂,含有防晒剂、光稳定剂、成膜剂和推进剂等各类化学成分。如果我们对着脸部直接喷,就很可能导致一次性大量吸入气溶胶。
吸入的气溶胶不仅仅会通过口腔和鼻腔进入肺部,导致肺泡损伤,同时某些化学成分还可能诱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并最终导致白肺。
防晒喷雾使用不当,秒变喷火枪!
早前,央视记者曾在网购平台上购买了7款价格不等的防晒喷雾。而这些喷雾中几乎都含有丁烷、丙烷和异丁烷等,这些成分被统称为推进剂。
事实上,这些成分也是打火机染料中的主要成分,因此,使用时只要稍不注意,就可能“引火上身”!
北京通州消防支队曾做过相关实验,将防晒喷雾喷在鸡腿上,结果鸡腿遇到明火马上就起火了。
在央视的报道中,一位家长正在给孩子使用防晒喷雾,当时孩子正在玩着手里的打火机,结果导致父亲手中的防晒喷雾瞬间变成了喷火枪,场面十分凶险。
而当消防人员将防晒喷雾直接喷到点火器的头部时,现场马上燃起了巨大火团。
所以,在使用防晒喷雾时,一定要避开火源。另外防晒喷雾主要喷在身体部位上,不要直接对着脸部和颈部喷。
如果脸部和颈部有相关需求,可以将喷雾喷在手上,用手涂抹脸部和颈部。
不要在身体的同一个部位近距离,连续喷射超过3秒,更不要在卫生间和车厢等密闭且不通风的环境下使用,以免误吸入喷雾。
这些夏季必备“神器”,用错秒变“凶器”
①空调
早前,长沙32岁的姚女士在使用空调后出现咳嗽、高热、寒战和呕吐等症状,随后症状加重出现反复高热、多脏器功能异常等情况,被确诊为重症军团菌肺炎。
而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居然是闲置了一年没有清洁的空调。
央视曾报道,一年没有清洁的空调,潜藏着大量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等致病菌,细菌数量是家用抹布的10倍,是家用马桶的15-30倍。
其中作为致命的就是军团菌,军团菌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很容易藏着长期未清洁的空调中。军团菌感染后,会导致肺部病变,同时对消化、泌尿和神经系统等造成损伤,导致肺炎、呕吐、腹泻、休克和死亡等。
所以,夏天在使用空调前,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未使用的空调,一定要先清洁后再使用。
②加湿器
很多人在使用加湿器时,喜欢在加湿的同时再加点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将里面的纯净水换成杀菌剂或花露水等。
如果将杀菌剂放入加湿器中,就会导致其成分被雾化,雾化后被人体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部吸收,后果可想而知。
还有花露水和精油等其他挥发性产品,这类产品中基本都含有化学成分,如果进入人体呼吸道,损害同样不可避免。
③驱蚊、蚊香液
去年夏天以来,多家医院公开报道多起儿童误服电蚊香液导致的中毒案例,其中更是有2例儿童确认死亡。这是因为电蚊香液中的有毒成分主要是拟除虫菊酯类,目前临床上并没有特效解毒药。
虽说拟除虫菊酯类药属于低毒药物,可一旦误服进入人体,很容易出现持续惊厥以及进行性肺损伤,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