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速发财讯!

年轻人给年轻人写歌,把热爱揉进音乐里

文化娱乐 2025-05-13 rg52354

  “向前走,少年别回头……”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新歌《少年同游》上线,在社交、音乐平台上引来不少关注。这是一首年轻人为年轻人创作的歌,作词人、编曲人均为95后,演唱者则是名00后,传少年意气,扬青春豪情,他们把对青春的理解都揉进音乐里,让不少年轻人产生共鸣。

  音乐,是青年文化中无比活跃的符号,对年轻人有着强有力的“磁吸力”。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堪称“音乐节井喷季”,数据显示,其间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上百场,观众人数突破200万人次,形成“3小时演出撬动72小时消费”的联动效应。有人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有人在音乐节上尽情释放,那些跃动的音符点燃了一个个青春“小宇宙”。

  为何音乐有如此“魔力”?无论是一群人在演出现场的狂欢,还是一个人戴着耳机默默按下播放键,音乐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陪伴,也是与另一个世界的“接口”,有时一段旋律、一句歌词、不经意的哼唱都能把遥远的、陌生的人瞬间连接,织起一张张情感传导的网,让情绪有了出口,让情感实现跨时空共振。此时的音乐仿佛已突破旋律载体,演变为身份认同的加密通信。

  也正因如此,中国青年报社联合相关单位共同推出“潮音共创・国潮新声”青年国潮品牌音乐系列项目,希望用音乐搭建起国潮文化与青年的桥梁,激发新时代新青年蓬勃的内生力量。《少年同游》便是该系列项目的第一首歌曲。

  音乐自带抚慰人心或鼓舞人心的力量。《少年同游》作词人许伯平想通过音乐把这种力量传递给更多人。拿到旋律后,这名95后作词时几乎一气呵成。

  何为少年?何为青春?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自己经历的一幕幕――大学毕业后,他在河北老家开了一家清吧,赔了;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备考公务员、部队文职岗位,没考上;来北京找工作,投了无数简历,没人回……10月的一个晚上,他躺在床上,听了一首隔壁老樊的歌曲《我曾》,眼泪不自觉地流到枕头上,此时的他觉得“自己20多岁了,连个工作都没有,特别迷茫沮丧,不知道怎么办”。

  然而如今回忆起那段迷茫、煎熬的时光,许伯平已“云淡风轻”。他终于等来一个刚起步的音乐公司的聘用,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名员工。公司虽小,但他不在乎,因为他找到了方向,从事的是自己热爱的音乐工作,接下来就是“拼命工作”。现在,他又跳出来和同伴合作做一个音乐厂牌,听歌、创作、策划,过得充实且忙碌,用他的话说,迎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时刻”。

  许伯平把这些都写进了歌里,写初出茅庐的迷茫和洒脱,写“多少次迈不过的山丘”,写那些拼命努力的“黑夜到白昼”。他最想向年轻人分享的是,“你不知道前方会面对什么时,那就朝着自己热爱的方向走,一定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于是,便有了歌词中的那句“向前走,少年别回头,前方有同你一样清澈的眼眸”,有了歌名“少年同游”。

  “每个人都会经历所谓‘少年’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每个人的经历或许完全不同,但相同的是,内心都比较单纯,对未来充满期待,拥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敢去拼搏。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每个平凡的某某,都是在不同时空的人生路上‘少年同游’。”歌曲《少年同游》的编曲、制作人杨宇豪说。

  音乐的力量从哪里来?真诚,总是“必杀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但总有类似的情感,有那些或迷茫或煎熬或昂扬或洒脱的时刻,或许正因为创作人员的真诚,才让音乐更具能量和感染力。

  就像杨宇豪所说,音乐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仅仅是娱乐消遣,更重要的是,“在音乐作品中能找到共鸣,音乐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有些音乐作品真的可以鼓舞人心”。他也希望,通过音乐鼓舞更多年轻人保持赤诚之心,坚持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因为――

  “当青春的列车,

  开到了你梦寐以求的某个时刻,

  当你回头看,每个脚印都是值得……”

  (中国青年报2025年05月13日04版)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99 速发财讯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36119号-2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