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水下明代“千眼桥”提前露真容
江西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水下明代“千眼桥”提前露真容。连日来,受到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进入枯水期。9月22日,在鄱阳湖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明代“千眼桥”提前显露真容。
据了解,这座古桥建于1631年,全长2657米,949个墩,948个孔,所以称之为“千眼桥”。鄱阳湖丰水期,“千眼桥”浸泡在水中,当鄱阳湖水位低于10.5米时,才露出真容。
截至9月22日18时,鄱阳湖都昌水文站水位已下降至10.2米,显露出的桥身全部采用花岗石,在明代时期曾是沿湖两岸群众往来的便捷通道。2016年以来,江西省对“千眼桥”进行了全面修复,不仅恢复了原貌,也成为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湖。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重要一个过水性 、 吞吐型 、 季节性的浅水湖泊。湖区面积,在平水位(14~15米)时湖水面积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m)时为4.125k㎡以上。但低水位(12m)时仅500k㎡, 据2008年水文资料,当湖水位22.59m时,湖泊面积为4070 k㎡。
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千眼桥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西山蒋公岭脚下的鄱阳湖水底,属于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930米,宽1.2米,长条花岗石铺成桥面,松木大柱立于湖泥中支撑桥面。因为泄洪孔共983个,故得名为"千眼桥" ,也称"千孔桥" 。
千眼桥自古以来,是都昌至星子、庐山去浔阳,翻蒋公岭,过鄱阳湖的必经之路,夏季涨水有船可渡,冬季枯水则要蹚水踏泥跨湖,北风凛冽,涉水者往往苦不堪言。明崇祯四年,为官都昌的钱启忠领倡捐俸集资,历时五年,在此横跨江流,建造此桥,故又名钱公桥。从此,千眼桥成了都昌、星子两县沿湖民众便捷往来的要道。
2012年4月由于鄱阳湖进入枯水期,这座古石桥终于露出了其"庐山真面目" 。2013年10月,鄱阳湖进入枯水期,位于湖底的一座明代古石桥也随之露出真容。
猜你喜欢
孙颖莎王楚钦持续领衔世界第一 2024国际乒联第39周排名揭晓
华为三折叠溢价暴跌 从加价近10万到仅加4000元
找到了黑猴打坐庙宇原型 探访传说中的打坐圣地!
相关阅读
- 澳门壹号广场隆重呈献“One Central Loves Macao”艺术展览
- 卓绝匠艺,再续新章 Wellendorff华洛芙北京王府中環精品店鎏金启幕
- 2024最新高腰线穿搭风格有哪些 女性高腰线穿搭攻略2024
- 2025品牌宣传片全新上映!与冠珠瓷砖全球品牌代言人迪丽热巴一块让世界看见中国美
- 营养树刘佼闽:用商学院打破边界,助力整合医疗
- 遭遇多重不孕病症,贵阳仁爱医院助其开启幸福之路!
- 一建公路实务安慧和李昌春谁厉害 名师排行榜
- 想象力爆棚,钰尚传媒带您开启设计新时代!节日广告装饰制作、苏州广告装饰公司
- 龚俊巴黎时装周街拍照片2023 龚俊巴黎时装周穿搭风格解析
- 不负好春光,文旅百城寻春影像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