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后英镑贬值30%+本地人才过剩,英国服务业工资渐近印度
英国服务贸易逆势增长45%的秘密在于工资停滞与脱欧副作用:英镑贬值30%(较2014年)使英美薪资差拉大,叠加本土高校扩招致人才过剩(非伦敦地区大学生工资溢价持续走低),造就了"廉价高知劳动力"竞争力——摩根大通将数字业务迁至格拉斯哥(成本接近印度但质效更优),高盛扎根伯明翰,贝尔法斯特离岸服务人工成本比美国低40%。
近来,英国经济领域鲜有成功案例。不过,有一个显著的例外:英国对外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在过去十年里,经通胀因素调整后,英国的服务出口额增长了约45%,而整体经济仅增长了11%。美国是英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市场。与2016年相比,英国跨大西洋的服务出口总量增长了70%。
这一增长背后有诸多因素,既有长期优势,也有新的机遇。英国向来受益于其受过良好教育且讲英语的劳动力资源,所处时区有利于与亚洲和美洲开展业务往来。此外,随着新冠疫情后工作向线上转移,英国在易于交易的专业服务领域的专长显得尤为重要。
最重要的是,英国劳动力价格实惠。金融危机后多年来,英国实际工资水平持续下降,且复苏缓慢。脱欧公投后,英镑大幅贬值,这对于潜在国外外包商来说极具吸引力。就在2014 年,按美元计算,英国的平均周薪与美国几乎不相上下。如今,美国的工资水平比英国高出30%(见图2)。
企业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去年,摩根大通银行 (JPMorgan Chase) 将部分数字业务迁至格拉斯哥一座新建的大型写字楼。负责格拉斯哥业务的马克·内皮尔详细解释了其中的经济因素。就薪资成本而言,格拉斯哥的程序员处于该行在美国低成本地区(如得克萨斯州,而非加利福尼亚州)和印度雇员之间,但如果非要比较,更接近印度员工的薪资水平。多年来这种成本优势愈发倾向于格拉斯哥。在过去,印度程序员的薪资大约是格拉斯哥同行的四分之一,而如今已超过一半。目前摩根大通在格拉斯哥的工作约有三分之一是为其美国部门提供服务。另一家银行高盛(Goldman Sachs)在对欧洲各地进行广泛搜寻后,于2021年在伯明翰设立业务点,选择此地正是看中了这座城市中等水平的薪资和丰富的人才资源。
英国招聘公司亚历山大·曼恩解决方案公司(Alexander Mann Solutions,简称ams) 在贝尔法斯特开展部分针对美国市场的业务 。公司的尼古拉·汉考克说,与美国东海岸有五个小时的时差稍显不便,但当地劳动力成本比美国低近40%。她补充说,由于大西洋两岸商业文化存在差异,美国商业文化更加直接明了,公司需要对贝尔法斯特的离岸招聘人员适当培训,以避免英式的含蓄表达方式造成误解。 美国人常常也不清楚“half past one”(一点半)这种表述的确切含义。
英国特别突出的优势领域集中在“其他商业服务”这一宽泛范畴内,涵盖了咨询顾问、律师、公关人员、会计等职业,也就是后疫情时代人们所说的“邮件办公类”工作。自脱欧公投以来,在英国服务出口增长份额中有三分之二来自这一领域以及金融和保险行业。矛盾的是,英国与欧盟的分裂反而促进了服务贸易增长,因为英镑贬值使得外国客户眼中英国的劳动力价格更具竞争力。相比之下,受脱欧后贸易壁垒直接冲击的英国商品出口,在同一时期实际出口额下降超过10%。
尽管这些行业往往集中在伦敦(伦敦为英国贡献了将近一半的服务出口额),但在英国的二线城市,如伯明翰和格拉斯哥,低成本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更为显著。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英国高等教育不断扩张,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但就业机会并未随之相应增长。
麻省理工学院的安娜·斯坦斯伯里及其团队的研究发现,除伦敦外,英国各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溢价(考虑人口特征因素后,大学毕业生预期获得的额外收入) 正在下降。这恰好为高盛这样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大量低成本高素质人才储备。
这并非部分主张区域平衡发展(“升级”计划) 所期望看到的体力健壮的工厂工人群体,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经济成功案例。
到目前为止,英国在低成本提供专业服务方面取得的成功大多未受到人们关注。电影行业是个例外,英国廉价但高素质的劳动力,再加上少量补贴,吸引了像《碟中谍》系列最新电影这样的大制作。好莱坞曾就此向唐纳德·特朗普抱怨,导致特朗普曾一度考虑对电影产业设置关税,但总统现在似乎放弃了该想法。
因此,关税不太可能对英国的服务贸易造成太大干扰。从英国的角度看,更值得担忧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如果人工智能模型变得更加可靠,并能成功处理专业人士花费大量时间完成的多日、多周任务时,中等收入的“邮件办公类”工作极有可能成为被自动化取代的对象。但就目前而言,任何形式的经济增长都是英国迫切需要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