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斋遗珠:名家墨迹
为写《汲古斋传奇》采访、搜集素材时,我照例想穷尽有关汲古斋的种种,把其中值得一写的都写进书里。所以,当书出版后的某一天,斋主杨育新突然想起还有这么一批墨迹,欣欣然翻出来献宝,我的第一反应是沮丧。

《汲古斋传奇》作者潘真
这些本该是某些章节的插图啊!92岁的钱君匋先生题的“名家印谱”,我在一本剪报的封面上见过。贴满印花的剪报是孤本,早已被翻得边角磨损。我随手拍下的封面,字迹漫漶,看着像煞文物,作为插图用在了书里,效果格外好。征集名家篆刻的约稿信,钱老说:“只有邵洛羊好写。”81岁的邵洛羊先生一挥而就《方寸小,天地大》,还应杨育新之约用小楷抄录全文。但当时只拍了照送过来,待2000年汲古斋重新开张,才作为贺礼送给斋主。如此细节,很用心,很老上海。

著名艺术大家钱君匋

上海书协副主席刘一闻
这批被我命名为“遗珠”的书法中,还有高式熊、张景祥、蔡国声、童衍方、刘一闻、陆康等名家作品。奇特的是,署名韩天衡的那幅,以行入篆,且只起了个头,后面的文章及书法均出自早期汲古斋“才子”周京生之手笔……汲古斋“劳模”觉翁的作品,也饶有趣味,按下不表,留个悬念。

著名美术评论家邵洛羊

著名美术评论家邵洛羊

西泠印社名誉社长韩天衡

著名古玩鉴赏家蔡国声

著名书法篆刻家陆康

著名书画篆刻高式熊、张景祥
字里行间,各有千秋。令人想起老画家颜梅华有言:“一个画家,诗书画印都要会。”他曾问老友讨回早年送出的画,理由是“字不好”。他治的古玩宝斋印,三面边款都是自创文字。他还作有藏头诗:“古今万品非吾有,玩浸珍尤志莫熏。宝物原知烟过眼,斋藏诗卷蕴清芬。”
蒙了近30年的岁月包浆,这些名家墨迹即将与汲古斋藏古玩宝斋百家印一起出版,可喜可贺。众人合集,好比竞技场——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篆刻比赛。读者诸君,披览之际一窥高下,不亦快哉!
来源:新民晚报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来源:新消费日报)相关阅读
- 徐汇这些地方“绽放鲜花”啦!一键获取春日气息
- 0577人才网受到鹿城区敖茂林副区长的关心和肯定!
- 夏日饮品旺销季 汇源果乐上市即成爆品
- “天生可靠”赋能618业绩增长 万和安睡洗系列包揽两大平台销量TOP1
- 天眼新知 — 理性消费与品质升级并行:2025年618电商节揭示产业新动向
- VICTORINOX 维氏 2025 逍遥派七夕限定版瑞士军刀浪漫上市——以瑞士匠心传递东方浪漫
- 京东外卖投入20亿元为15万全职骑手升级福利:五险一金、防寒暑补贴、15
- 翰德发布《2025人才趋势报告》:AI人才争夺白热化每两个AI岗位能匹配
- 凯文·凯利:AI落地产业需要时间,金融与医疗行业会最先看到效果
- 辽宁:300余件精品工艺品集中亮相展现匠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