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报班提升学历,结果还没学习,机构就倒闭跑路了,学习平台无法登录,联系人也找不到。”近日,有网友称遇到培训机构退费难问题。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各类培训机构培训费亟待监管,第三方资金监管平台亟待建立。
爆料
课还没上培训机构却没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学慧网的投诉记录已有9972条,金额从3000元至12000元不等。
追访
公司成老赖已无财产可供执行
今年2月1日,北京大兴法院公布的一则执行裁定书内容显示,浙江的陈女士与学慧网之间发生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法院做出的民事调解书已生效,但学慧网一直未退还4587元的培训费。陈女士便向法院申请执行,但是,经法院审查核实,学慧网已无财产可供执行。
另据企查查显示,学慧网公司被列入被执行人达91次,累计被执行总金额为600.9万元,被限制高消费674次,2022年12月1日,学慧网公司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2023年1月6日,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该机构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进展
有人因着急退费被拉入诈骗群
针对此类骗局,学慧网称,其售后服务问题均由学慧网学员服务中心直接跟进和处理,从未委托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进行操作。
建议
强化第三方监管制度“专项资金专项用途”
“我认为出现退费难问题,是对相关资金账户监管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执行到位。”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表示,重复使用的网课资源成本较低,而且培训机构还提前收取了这笔大额相关预付费用,这部分款项并不是说就可以被随意调用了。王鹏分析认为,从商家、机构运转经营的角度来说,一旦出现资不抵债、经营困难,机构就会通过多种方式恶意将资金转移。即使有法院的相关判决,消费者还是拿不到钱。
王鹏指出,应设立专门的账户并处在专业化的金融部门或监管部门的监督之下;还要提升相应的信息化水平,一旦发现账户问题及时进行预警制止,若有违法违规行为则加大相关惩处力度,形成警示效果。此外,商家本身也要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只做一锤子买卖。
杭州余杭教育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陶华坤则指出,教育培训机构要拥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培训资金要有“第三方监管”机构平台,三者具备才可办学。陶华坤也认为,应建立“第三方资金监管平台”:掌握培训机构的资本资金布局和优化;动态监管培训业务;学员和培训机构双向创优机制,实现双赢。监管平台从培训机构的价值导向到审核机制都应健全和优化,形成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责任追究机制。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为防止机构携款逃跑、经营不善跑路,需要多方共同发力规范行业良性发展。
其次,相关部门一定要对教育机构的资金用途做好政策管理,强化第三方监管制度,并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介入,形成“专项资金专项管理专项用途”。
此外,教育机构企业本身应该强化经营管理,提升抗风险能力和防控意识,加强行业自律意识,应当用心提高整体服务品质和保障,在市场良性竞争中谋求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