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载蝶变看榆林——空间遥感赋能全球双碳能源产业转型
9月13日至15日,第十八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来自德国、美国、英国、韩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家企业参展,聚焦高端能源化工、智能数字化、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大型装备等核心内容。活动中,新华指数研究院利用新华空间数据系统向与会嘉宾直观生动展示了榆林市植被覆盖、路网密度、夜间灯光亮度数据的二十四年蝶变历程。
空间系统看榆林十年蝶变视频
近年来,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达峰与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成为各国能源产业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空间遥感技术以其覆盖范围广、数据精度高、监测周期短等优势,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榆林植被覆盖情况2000-2020对比图
在全球碳盘查和碳循环监测中,卫星遥感技术以其客观、连续、稳定的特点,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科研人员能够准确估算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监测碳循环过程,为制定科学的碳减排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例如,在森林碳储量估算中,遥感技术能够快速提取植被覆盖面积、归一化植被指数等关键参数,进而估算森林碳储量,为森林碳汇资产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榆林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布图2000-2022年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情况。通过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分布、时空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科研人员能够准确掌握碳排放的来源和分布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减排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此外,遥感技术还能用于监测城市扩张、土地利用变化等人为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榆林市路网密度2014-2024对比图
生态系统是碳循环的重要载体。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科研人员能够实时监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碳循环过程。例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遥感技术能够监测森林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等信息,为森林保护和恢复提供数据支持。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遥感技术则能够监测草地的覆盖度、生物量等参数,评估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循环潜力。

榆林市夜光数据2001-2023对比图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高分辨率、高精度的遥感卫星发射升空。这些卫星将能够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地球表面信息,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融入,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也将得到大幅提升。通过整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监测设备等多种数据的信息,科研人员将能够构建更加全面、立体的碳监测网络。这种多源数据融合的方式将大大提高碳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加坚实的数据基础。
同时,也会有更多智能化的遥感监测系统投入使用。这些系统能够自动获取、处理和分析遥感数据,实现碳监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这种智能化的监测方式将大大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加高效的技术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不仅可以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也将推动全球能源产业向低碳、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来源:新消费日报)相关阅读
- 岚图知音“杀疯了”!王炸导航登车、OTA更新上千项,网友:足够友商追三年
- 灵伴科技集团副总裁宓群:AI眼镜重新定义“看见”的力量
- 15厘米勺子在肠道内半年才被发现,竟是醉酒催吐时滑入然后遗忘了
- 广州扩围提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聚力攻坚协同发力·政策落地进行时
- 比高集团08220公布年度业绩拥有人应占亏损2144.7万港元同比增长6
- 展品牌韧性与创新驱动力Interbrand发布《2024中国最佳品牌排行
- 金科股份及重庆金科重整计划获第二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
- 世俱杯 AI 看球新姿势!预测赛事走向、球员秒识别,这体验绝了
- 纵目科技携手长安汽车,打造智能化出行新体验
- 绿色赋能智慧焕新——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提质升级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