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性别使用医保基金?国家医保局通报这些医院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徐鹏航、彭韵佳)国家医保局近日通报,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在某些医院,一些男性患者产生了妇科类诊疗医保费用,一些女性患者产生了男科类诊疗医保费用。而这些“奇葩”现象的背后,是涉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
根据通报,在男性产生妇科类诊疗医保费用的情况中,有的属于医疗机构串换项目骗医保。如湖南省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将自费项目“无痛胃镜麻醉”(74元/次),串换成乙类项目“宫腔镜麻醉”(450元/次)进行报销;有的属于医务人员放任女患者冒用男参保人资格就医诊疗。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王彦君诊所医务人员,给女性患者开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放任患者使用男性亲属医疗保障凭证进行费用结算。
在女性产生男科类诊疗医保费用的情况中,有的属于医疗机构乱开检查。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在开展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时,存在向女性患者额外开具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TPSA)等两项男科检验项目的现象。有的属于医疗机构设立不合理套餐收费,如吉林省人民医院将游离前列腺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与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ca125等不同项目作为一个肿瘤标志物组套,进行套餐式收费,导致部分女性患者开展肿瘤筛查时产生了男科检验费用。
还有的医务人员医嘱模板化套取医保资金,如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八集医院全科医生孙某,医嘱模板化为女性患者开具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82人次。有的属于参保人将本人医疗保障凭证借给他人冒名就医,如山东省滨州利世骨伤医院女医生杨某使用本人医保卡为其父亲开展门诊检查。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各地医保部门将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举一反三,进一步扩大筛查范围,确保本地区涉及性别类异常结算问题清仓见底。
来源:新华网
相关阅读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再创历史新高,电力保供的底气来自哪里?
- 中方强调联合国安理会成员要秉持团结合作精神
- 钰尚传媒带你探秘最新发稿渠道,助你迅速实现媒体宣传和软文发布!
- 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各代表团全部报到 大会准备工作就绪
- 同比增长26.9%!轻工业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 祝金榜题名!2024高考成绩和分数线今起陆续公布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
- “重磅!钰尚传媒助您实现新闻稿件发表,媒体发稿、软文营销、网络推广全面升级!”、品牌软文发布
- 钰尚传媒 | 软文代宣传:媒体发布、软文收录、稿件宣传,助力品牌传播!
- 中国象棋协会发布《象棋项目从业人员自媒体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