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速发财讯!

尽享秋收喜悦 秋日的田野里铺展丰收图景

速发资讯 2023-09-254931te4r546

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也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秋日的田野里,五谷丰登,来看看各地的秋收情况。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近两成。分作物看,中稻收获近三成,玉米收获过一成,大豆收获近一成。分地区看,西南地区秋粮收获过五成,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过三成,西北地区近两成,黄淮海地区过一成。

秋风拂动,稻香阵阵。在黑龙江最大的水稻生产县富锦,近260万亩水稻陆续开镰。

在湖南省双峰县,当地超20万亩一季稻已陆续成熟。各粮食生产片区正在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确保颗粒归仓。

为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当地农业农村部门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育秧、建立粮食生产示范片、推广农业种植机械化等措施,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山东省日照市峤山镇的南涧小米也陆续成熟。南涧小米历史悠久,最早从商周时代就开始种植,主要产于南涧村及周边的46个村。这里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层层良田错落其间,很适合小米种植。

山东省日照市峤山镇种植户 朱明艳:谷子长势很好,颗粒饱满,焦黄焦黄的,这就是老人说的,这样的谷子就是丰收年。

山西省今年继续推动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种植区域从1个县扩大到11个县,根据收获情况看,全省11万亩加工型马铃薯长势普遍良好。

在新疆吐鲁番,今年54万亩葡萄喜获丰收,而在金融支撑、产业融合的助力下,小葡萄已“串”出了大产业。 实现金融资源与产业振兴、农民致富精准对接。

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种植户 祖农·亚克甫:我种了20亩无核白,邮储银行给发放了5万元信用户贷款,及时解决了我的难题。

在安徽省颍上县八里河渔场,2.7万亩的广袤水域秋捕开网,迎来丰收时刻。抓大放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预计当地今年秋季约捕捞20万斤鱼。

庆丰收·共享快乐的节日

丰收节作为一个节日,当然少不了喜庆的过节气氛。各地精彩的庆丰收活动,让大家尽享收获的喜悦。

在山东庆云,农民朋友们扭起喜庆的秧歌,共享丰收喜悦。在农产品展示区内,各类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活动现场,当地通报表扬了9位县级粮王、10位十佳农匠,鼓励更多的致富能手在乡村振兴中,勇挑重担。近年来,庆云县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田园综合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小田变大田模式。

山东省庆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马国辉:下一步,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这两天,广东多地举办了丰富的庆祝丰收节活动。在珠海,一首原创主题曲《和美珠海话丰年》拉开了活动序幕,“三农”发展成果展示、农产品展示展销、非遗文化展演和美食品鉴等,从多角度展示了珠海推进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珠海夏场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夏国建:今年我们的产量增长了20%,接下来继续去帮扶农民增收、产业做大。

23日上午,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活动在信阳市浉河区桃园举行。农创市集里不但有开渔节“头鱼”拍卖、千鱼宴、农事趣味体验、特色茶文化展示等十项活动,还设置12个丰收成果展区。“果王”“菜王”“粮王”等大、优、特的农副产品一并亮相。

在江苏南京高淳区,固城湖螃蟹开捕。今年,高淳区螃蟹的养殖面积达21.97万亩,全区螃蟹苗种投放2.32亿只,总产量预计达1.95万吨。 当地还打造了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新场景,更好地释放文旅市场的消费潜力和活力。

感知历史印记、品读中国“三农”,9月23日,2023第二届中华全国农民集邮展览在湖北应城开展,方寸之间展示农业新气象、农村新变化、农民新风貌。 从2018年起,中国邮政每年都会在9月23日发行纪念邮票一套1枚。

2023第二届中华全国农民集邮展览组委会秘书长 刘剑桥:纪念邮票表现了农民在金秋时节欢快舞蹈、庆祝丰收的场景,形成了一幅全国上下“庆五谷丰登、享丰收喜悦”的美好画面。

话丰收·中国丰收地图:黄金玉米的“七十二变”

丰收时节话丰收,让我们走进各地,看小玉米是如何“七十二变”的。

秋天一到,东北带着青皮的鲜苞米,就像南方的大闸蟹一样,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金秋时令物产。在位于黄金玉米带的黑龙江绥化,为了锁住玉米的鲜度,地里四台收割机同时作业,相当于原来160个人的工作量。在新疆和田,一穗穗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玉米很快就装满了运粮车。在内蒙古呼和浩特,110万亩青贮玉米陆续进入丰收季。青贮玉米也有着“草罐头”的美誉,被公认为奶牛优质的饲草料之一。

玉米,原产于墨西哥高原,如今已是中国产量最高的主粮。中国的玉米产量第一大省,当属“老大哥”黑龙江。在东北的肥沃黑土地上,水网密布,气候优良,一株株玉米昂首挺胸。2021年,黑龙江玉米产量4000多万吨,远超后面的省份,一骑绝尘。

每年9月,最先收获的是最适宜食用的鲜食玉米,口感鲜甜、新鲜度高、食用便捷,而普通玉米通常得到10月份才收获。鲜食玉米品种繁多,黄色的吃起来香甜,白色的吃起来软糯,花的吃起来既甜又糯,黑玉米则富含大量的花青素,营养价值比较高。

玉米与米饭面条相比,高膳食纤维,低热量、饱腹感强,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美食。它的吃法,也不只煮蒸烤这么简单。别看它小小的一根玉米棒,却有着十八般变化。

在吉林公主岭市,人们早餐通常会喝一碗大碴粥,也就是玉米粥。东北第一硬菜铁锅炖,必不可少的,就是锅沿那一圈金灿灿的玉米面饼子。玉米面成就了山东的煎饼风味,在大西南,玉米面则变身为各式各样的苞谷粑粑。

玉米虽然好吃,但是它目前最大的用途,还不是用做口粮。一厘米见方的小玉米粒,其实蕴藏着大内涵。在黑龙江,玉米也是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最深最长的粮食作物。以绥化地区为例,93%以上的玉米都是普通玉米。玉米皮可以做饲料、玉米胚芽做玉米油、蛋白部分还可以做玉米蛋白粉。玉米最重要的就是提取淀粉,还可把淀粉做成玉米糖。

总台记者 魏雯雯:大家说的赤藓糖醇,可以说是玉米加工糖的链条中,比较中高端的产品了。虽然听着很陌生,但很多人都吃过它,它就是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零糖零卡的纯植物糖。

全身是宝的黄金玉米,也为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铺就了一条黄金路。

抢丰收·克服天气不利影响 把丰收“抢”出来

今年夏收时,面对不利天气影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争分夺秒落实补救措施,把丰收“抢”出来。

河南是我国小麦播种面积最大的省份,冬小麦种植面积8500万亩。但在今年小麦收获期,河南驻马店、南阳、周口等地遭遇了罕见的“烂场雨”,部分地区小麦萌动发芽。河南省组建了600多个农机应急抢收服务队,统筹调度全省17万台轮式收割机和3万多台履带式收割机,展开大规模抢收。

用秋粮的增产弥补夏粮的损失,是河南保障全年丰收的主要方式。在河南周口,为保障秋粮稳产、增产,当地农业部门积极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而做好田间管理,是玉米大豆获得丰产丰收的前提和保障。

据了解,今年河南秋粮面积保持在7600万亩以上、稳中有增,其中玉米5700多万亩。

这两天,黑龙江省五常市的水稻也逐渐进入收获阶段。

今年8月以来,受台风影响,黑龙江省尚志市、五常市、延寿县等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造成部分农田发生过水、浸泡等灾害,其中五常市超100万亩水稻过水。为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洪水消退后,黑龙江调动各方力量加快恢复生产,一对一开展指导服务。除个别因灾绝产地块外,现在黑土地里依然稻浪滚滚。

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镇半截河子村农民 佛晓光:我们屯子这边,大面积的水稻长势还非常好。大约到九月底十月初,应该就能吃到我们今年五常的新米了。

保丰收·政策支撑保障有力 多措并举稳产增产

今年以来,各地稳面积、提单产,及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在政策的有力支撑下,粮食生产形势良好。

今年,我国夏粮产量2923亿斤,居历史第二高位。早稻单产和总产实现双增长。秋粮面积达13.1亿亩,比上年增加700万亩左右,其中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1300万亩。大豆面积小幅增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万亩、比上年增加500万亩。

为做好秋粮防灾减灾,国家累计下拨37.1亿元,支持东北、华北洪涝和西北干旱重灾区防灾救灾和开展灾后生产恢复工作。

为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今年4月,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统筹支持春耕生产;同时,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范围,今年实现1105个产粮大县全覆盖,提升了粮食生产的抗风险能力。

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今年以来,各地围绕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的年度任务,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同时,大力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丘陵山地小农机研发、土地轮作休耕,深入落实藏粮于地。

在藏粮于技方面,今年,我国开展了大面积提单产行动,重点针对大豆玉米两种作物,设立了大豆技术集成创新总中心、产区中心和分中心43个,按区域制定技术方案。同时,选择200个玉米主产县开展高产创建示范。目前,这些示范区玉米种植密度平均增加500到800株,奠定了丰收的基础。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技术推广处处长 崔江浩:今年,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投入52亿元,在全国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工作,全年共推广粮食增产技术2万多项次,涵盖种子处理、集中育秧、灌溉施药、中耕施肥、烘干存储、产后加工等各个环节。

我们的丰收·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丰收更要增收,为了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各地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眼下,正值白莲丰收采摘季,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的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莲花的海洋。近年来,当地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立足白莲特色产业优势,引入有资源、有资金、有技术的乡贤,特聘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打造有机莲种植基地,带动白莲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如此,这里的优质品种还不断“走出去”,被推广至全国的子莲产区,占全国子莲种植面积的80%以上。截至目前,全县白莲种植面积11万亩,带动农户3万余户,户均增收近2万元。

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黄泥塘镇,当地兴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发展特色产业。黄泥塘镇地处乌蒙山区深处,用电负荷大,电压不稳、跳闸停电等现象时有发生,曾一度制约了发展的步伐。这几天,随着一条10千伏电线的搭建完毕,黄泥塘镇的8个村陆续接入了国家大电网,1200多名用户用上了放心电,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园区的果汁厂正在计划购买新的设备扩大生产规模。

为了让黄泥塘镇全部接入稳固可靠的电网,今年以来,相关部门投入1.2亿元,新建125公里10千伏线路,配备变压器122台。

贵州毕节供电局黄泥塘独立供区工程负责人 陈志恒:我们每天要投入施工以及管理人员四百多人,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建设工作任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99 速发财讯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36119号-2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