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速发财讯!

优必选上市首日微涨 两年卖出十台人形机器人

智能科技 2023-12-302018user639632

12月29日,优必选(09880.HK)港股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人形机器人Walker X参与了敲钟仪式。本次优必选IPO拟发行1128.2万股,发售价每股86~116港元,最多募资约13.09亿港元。至上午10点半,优必选微涨0.11%,股价90.1港元/股。

人形机器人仍处于产业化初期,优必选还未盈利,过去三年,优必选收入仍主要来自教育及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过去两年半间仅售出10台。但业内进展已在加快,年内包括宇树科技、小鹏、特斯拉在内的厂商陆续发布人形机器人新品,业内认为AI大模型也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优必选正在拓展新场景,在工业领域落地人形机器人应用。

仍待盈利

优必选成立至今11年有余,2014年曾推出小型人形机器人Alpha,并于2018年推出第一代人形机器人Walker。2019年,优必选便曾谋求国内上市,几经周折,今年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自2013年开始对外融资,优必选背后的投资团队“星光熠熠”。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创始人兼CEO周剑实际控制公司52.59%投票权,是最终控股股东。腾讯控股和启明创投持股均超5%,是第一和第二大机构股东,比亚迪联合创始人夏佐持股5.63%。此外,科大讯飞、民生证券、鼎晖投资、北京居然之家也投资了优必选。招股书披露,公开发售前数轮融资总募集资金约56.1亿元。

但上市前,优必选还未盈利,每年还在大量投入研发。据招股书,优必选过去3年仍在亏损。2020、2021和2022财年,优必选收入7.4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收入增长的同时,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保持高位,分别为57.9%、63.3%和42.5%,期间优必选年净亏损7.07亿元、9.18亿元、9.87亿元。今年上半年,优必选收入2.6亿元,亏损5.48亿元。

除研发投入大之外,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还面临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招股书提及,当前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仍有限,制造成本较高。Walker系列平均售价达598.8万元,相比之下,主要的教育机器人平均售价低于1.5万元,消费级机器人低于2000元。

优必选的“王牌”Walker系列机器人的销量还有待增加。2021财年优必选售出一台Walker-2,2022财年售出一台Walker、一台Walker-1、两台Walker-2和四台Walker X,2023年上半年售出一台Walker-2。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确认Walker系列收入共5980万元。

更主要的收入来自教育及物流智能机器人。教育机器人面向STEAM教育等场景,含uKit搭建机器人及积木系列等。2020、2021和2022财年,优必选来自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均过半,教育、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分别达84.4%、79.8%和77.3%,今年上半年这两类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占比为58.4%。

整体而言,教育智能机器人收入占比逐步下降,物流智能机器人收入占比逐渐提升。此外,优必选还有其他行业定制机器人及消费级机器人业务,Walker属于其他行业定制机器人,消费级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猫砂机等,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今年上半年销售占比上升至32.6%。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2年收入计,优必选在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产业排名第三,市占份额约2.8%,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是达阀科技和海康机器人。优必选在中国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产业市占率22.5%,排名第一。

人形机器人市场待爆发

优必选所处的智能机器人市场还比较分散。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年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产业排名前五的企业,市占率共18.7%,这些头部企业专注领域分散在物流、教育、通用、巡检、公共智能服务机器人。预计2028年智能服务机器人及解决方案市场中,规模较大的细分市场是物流及移动智能机器人、扫地及地面清洁机器人和巡检智能机器人,教育智能机器人市场占比相对有限,不及4%。

智能机器人市场仍待巨头诞生,人形机器人被认为发展潜力巨大。年内多家企业发布人形机器人。7月,傅利叶智能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GR-1,傅利叶智能创始人、CEO顾捷表示,希望公司能在两年内实现量产交付、三年左右机器人能灵巧完成通用任务、五到十年内机器人能走入家庭;8月,宇树科技发布国内首台能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售价在几十万元以内;10月,小鹏发布人形机器人PX5,并展示了行走和手臂能力;12月13日,特斯拉展示了擎天柱人形机器人Optimus二代,相比上代有更好的平衡性,行走时速度提高了30%,双手还有11个自由度。

11月2日,工信部还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7年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第一财经记者从服务机器人业内人士了解到,此前机器人在酒店接待、餐厅送餐等场景有较成熟的商业化落地,主要依靠机器人的移动能力,背后是传感器等较成熟部件的支撑,场景上可替代部分人工,节省人力成本。

未来机器人行动能力和智力则有较大提升空间,背后需要供应链支持和人工智能助力。近日一场机器人行业论坛上,奥比中光董事、CFO陈彬表示,过去3年机器人更多解决的是移动的问题,对视觉的要求相对单一,未来3年则要解决手眼融合的问题,在工厂和家庭等场景里手的应用会更多,需要强大的视觉能力辅助,并运用AI能力。

优必选科技副总裁、深圳研究院副院长庞建新则表示,人形机器人技术链路较长,不论是硬件还是“小脑”、“大脑”,最近2~3年都是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的重要节点。以往 “大脑”和“小脑”的开发是分裂的,最近3年内,三者的研发会融为一体,解决“大脑”、“小脑”、身体传递的闭环。大模型赋能下,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应用更快落地。工业场景是相对有限条件下的应用,大模型主要可用于优化部署。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目前硬件超配导致量产成本居高不下,AI、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或助人形机器人再造产业链,降低综合制造成本,经小批量产降本,2024年单价或约10万美元,再量产几万台,2025年或降至5万美元左右。场景上看,产业化难度较大但空间也较大的商业化场景包括农业生产、物流仓管、工厂协作、护理服务、医疗手术。

方正证券研报则指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发展的理想最终形态,涉及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范围更广更深,多模态大模型是提升机器人感知与交互的关键。产业链上,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设计制造有众多相似之处,将助力机器人产业成长。

【来源:第一财经资讯】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99 速发财讯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36119号-2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