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之下,复原乳并未离场:一文读懂其真正归属与市场定位
随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修改单正式开始实施,关于复原乳是否离场的讨论愈发热烈。仅从网上流传的对新规的片面解读中,很容易引导许多消费者认为复原乳不好,复原乳会被淘汰。然而,深入观察后我们发现,复原乳不仅没有离场,反而正在新规的引导下找到更加明确的市场定位。
其实,仔细查看市面上灭菌乳产品的配料表,我们就会发现,即使在新规没有施行前,市场上的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也都是使用生牛乳的。那么为什么还要特意强调,此次新规实施的目的是什么呢?
新规规定,灭菌乳(纯牛奶)只能使用生乳作为原料,而使用复原乳只能归于调制乳进行管理,同时要明确标注出“复原乳”标识。从新规的具体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得知,新规的,目的旨在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也是对市场秩序的规范。通过法律上明确要求复原乳产品标识出“复原乳”字样,即是对既往合规生产复原乳产品企业的肯定,也是严格规范了小部分生产企业的行为,推动乳制品市场透明、健康发展。
复原乳,其实就是将鲜奶通过“浓缩-干燥”的物理加工,将其变成奶粉,再按照一定比例添加水,匀质搅拌,还原而成的牛奶。这种加工方式并非"劣质"的代名词,而是一种合理合法的食品加工工艺。
复原乳不仅能够突破地域和季节限制,实现乳制品的长期保存和长途运输,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也因为是标准化生产下的乳制品,品质更稳定一致,方便后续的深度加工,所以更适合作为各类乳制品的原料。
复原乳本来就和鲜奶服务于不同的消费场景和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复原乳主要应用在其他乳制品的生产以及餐饮行业。
在调制乳、酸奶、奶酪、含乳饮料、冰淇淋这类食品中,复原乳可以提供蛋白质、钙等足够的基础营养,细腻的口感和风味。同时,也可以确保批量生产出来的乳制品品质、口感、风味都统一。
而在制作烘焙食品方面,由于复原乳中乳固体含量比较稳定,比较好精准控制使用量,并且有独特的奶香味,所以更有利于提高烘焙食品制作的成功率。
作为咖啡、奶茶等现制饮品的乳基底,或是用来制作巧克力、糖果等含乳食品,复原乳都是很好的选择。
灭菌乳新规不是复原乳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它为复原乳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规范、更加透明的市场环境。新规的施行,将告诉消费者复原乳不是鲜奶的替身,而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乳制品需求的重要角色。
(来源:中国新闻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