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万次播放量背后的义乌故事! 这场短视频大赛,让创业梦想与城市魅力双向奔赴
当最后一组获奖选手与领导在舞台上共同定格微笑,2025 年义乌市 “义起创业 智创未来”“义乌好好逛” 短视频创业创新大赛正式落下帷幕。这场从 7 月启程、汇聚 23 个镇街力量的创意盛宴,不仅用 300 余部作品编织出 “世界小商品之都” 的多元图景,更以全网超 2000 万次播放量的热度,让 “逛义乌、创未来” 的声音传遍全国。
如今,大赛虽已落幕,但它留下的创业火种、城市记忆与产业动能,正持续在义乌这片热土上发酵。
获奖名单正式公布:这些作品,点亮义乌多元魅力
经过初赛筛选、网络投票与决赛评审多轮角逐,2025 年义乌市 “义起创业 智创未来”“义乌好好逛” 短视频创业创新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3 名、优胜奖 10 名及网络人气奖 10 名。获奖作品涵盖义乌商贸活力、文化底蕴、乡村创业、生态建设等多元主题,每一部都凝聚着创作者对义乌的热爱与洞察。
2000 万次播放量破圈:一部作品带火一条老街,短视频成义乌 “新名片”
“没想到一条记录佛堂古镇早市的视频,能收获 320 万播放量!” 谈及本次大赛的 “现象级” 作品,组委会工作人员忍不住感慨。由选手许毓坚创作的《云端义乌 人间佛堂》,以无人机航拍视角串联起古镇的青石板路、非遗糖画摊与清晨的烟火气,视频上线后迅速登上抖音 “同城热榜”,不仅带动佛堂古镇周末游客量增长 40%,更让 “义乌不止有小商品,还有千年古镇” 的认知深入人心。
这样的 “破圈” 案例在大赛中并非个例。据统计,本次大赛 300 余部参赛作品覆盖义乌城市地标、民俗文化、创业故事等多元主题,其中 10 部 “网络人气奖” 作品总播放量突破 800 万次。何建民的《雅端古韵情悠长》让千年古村雅端走进大众视野,傅军良的《城市绿肺 —— 福田湿地公园》成为义乌生态建设的 “可视化名片”,孙亦生的《义乌 — 从 “世界超市” 向全球数贸中心跃迁》则以数据可视化形式,展现了义乌商贸的升级之路。
“短视频的魔力,在于能让‘义乌故事’从‘被听说’变成‘被看见’。” 大赛承办方义乌十八腔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2000 万次播放量不仅是数字的叠加,更是外界对义乌 “商贸活力 + 文化底蕴 + 创业机会” 的认可,“越来越多人通过镜头发现,义乌不仅能‘买全球、卖全球’,更值得慢下来逛一逛、留下来创一创。”
选手:从 “记录者” 到 “创业者”,大赛让梦想有了落地的方向
“参赛前,我只是个喜欢拍视频的个体户;参赛后,我有了自己的短视频工作室。” 荣获大赛一等奖的选手楼冀阳,在分享环节几度哽咽。他的作品《三挺路的年轻人》,把“义乌好好逛”的烟火气、“义起创业”的精气神,凝练成了所有人都能共情的故事,打动了无数网友,更吸引了 3 家义乌本地供应链企业主动寻求合作。
“大赛给我的不只是一个奖项,更是一个‘破圈’的机会。” 楼冀阳说,比赛期间,她不仅得到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丁文剑评委关于 “短视频商业变现” 的专业指导,还通过决赛现场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同样收获满满的还有 “优胜奖” 得主叶孝华。他拍摄的《李祖村生机花园农场朱佳莉的创业故事》,聚焦青年的创业梦想,不仅让李祖村的 “生态农业 + 乡村旅游” 模式被更多人知晓,更帮农场接到了 20 多笔团体订单。“以前拍视频只是兴趣,现在我明白,好的内容能真正帮到创业者。” 叶孝华透露,下一步他计划深耕 “义乌乡村创业” 主题,用镜头助力更多乡村项目出圈。
从 “业余爱好者” 到 “专业创作者”,从 “单打独斗” 到 “资源对接”,本次大赛的 20 组决赛选手,几乎都在赛程中找到了自己的 “新方向”。正如评委彭纲教授所说:“这些年轻人用镜头证明,义乌的创业机会不仅在商贸城,更在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角落。”
企业:找到 “懂义乌” 的创作者,短视频成品牌增长新引擎
“我们一直在找能真正理解义乌商文化的短视频团队,这次大赛帮我们找到了。” 作为本次大赛的项目对接企业之一,义乌市抖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楚直言,大赛让企业看到了本土创作者的潜力。比赛期间,该公司在现场选手达成合作。
“以前找外部团队拍广告,总觉得‘隔了一层’,但这些选手不一样,他们生活在义乌、了解义乌,拍出来的内容更有代入感。” 张先生说,“对企业来说,这场大赛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人才蓄水池’,我们已经和 3 位选手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让他们为我们拍摄视频。”
主办单位:以赛为桥,让 “创业” 与 “文旅” 在义乌双向赋能
“举办大赛的初心,就是想挖掘短视频的‘双重价值’—— 既赋能创业,又传播文旅。” 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委员龚希明的话,道出了主办单位的深层考量。从数据来看,这场大赛无疑实现了 “双向赋能” 的目标:不仅发掘了 20 组优秀短视频创业团队,为义乌短视频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更通过 2000 万次播放量,让 “义乌好好逛” 的文旅形象深入人心。
对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而言,大赛更是一次 “文旅传播的新尝试”。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的文旅宣传多以 “官方视角” 为主,而本次大赛则让 “民间视角” 成为主角,“选手们拍的福田湿地公园、李祖村、佛堂古镇,都是义乌人日常打卡的地方,但通过他们的创意,这些‘熟悉的风景’变成了‘网红打卡点’,这种‘自下而上’的传播,比传统宣传更有生命力。”
更重要的是,大赛为义乌的 “创业生态” 搭建了新平台。据了解,主办单位已将本次大赛的优秀选手纳入 “义乌创业人才库”,后续将为他们提供创业补贴、技能培训、场地支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我们希望通过大赛告诉所有人,义乌不仅有‘好好逛’的烟火气,更有‘一起创’的支持体系。” 龚希明说,未来义乌还将继续举办类似赛事,让更多创业者在这片土地上 “梦想落地、价值实现”。
镜头不止,创业不停,义乌的故事还在继续
当颁奖仪式的掌声落下,2025 年义乌市 “义起创业 智创未来”“义乌好好逛” 短视频创业创新大赛正式画上句号。但那些被镜头记录的义乌故事、被点燃的创业梦想、被连接的资源与机会,才刚刚开始新的篇章。
或许,正如一等奖作品中那句让人印象深刻的旁白:“义乌的魅力,不在于它有多完美,而在于它总能让普通人的梦想,找到生长的土壤。” 未来,会有更多人带着镜头与热情来到这里,用创意讲述义乌故事,用奋斗书写创业篇章 —— 而这场大赛,只是一个温暖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