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速发财讯!

中国数字音乐基地x《中华戏音》 陈鸿宇、李佳隆探索戏曲无限可能

文化娱乐 2025-08-07 user76368
  《中华戏音》第二季圆满收官,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音乐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本季推出两首作品,以精致、深刻的音乐呈现,让戏曲以“听得懂、唱得出”的姿态走入当代人心中,成功引发了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新一轮关注与热议。

  《中华戏音》第二季是由萧山区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作品由中国数字音乐基地、万物新声联合出品,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宣传部、萧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指导,著名音乐人、中国数字音乐基地运营负责人马智勇发起并参与创作,谦木担任总导演/制作人,音乐制作人韦伟担任曲创作及音乐总监。

  第二季延续首季“音乐+戏曲”的跨界核心,邀请两位风格迥异的音乐人——陈鸿宇与李佳隆,分别带来融合作品《不说话的人》与《路下辙》。分别将民谣与萧山绍剧、说唱与川剧大胆融合,他们以各自独特的音乐语言,诠释了戏曲在当代语境下的多样性。两部歌曲相关纪录片《绍剧遇见民谣》与《川剧也潮流》分别于3月24日、3月25日在央视CCTV-3《文化十分》栏目首播。而2首歌曲也已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Applemusic等国内外音乐平台正式发行,获得各大音乐平台首页强烈推荐,吸引众多乐迷聆听。

  陈鸿宇《不说话的人》:民谣低语,唤醒萧山绍剧之魂

  陈鸿宇以他一贯细腻深沉的民谣笔触,为《不说话的人》注入温柔而坚定的力量。这首作品以萧山绍剧为戏曲基底,融合唱腔片段与器乐元素,营造出一种古老与现代并置的时空感。

  萧山绍剧作为地方戏曲之一,其质朴、细腻的艺术特征,在陈鸿宇的音乐里被温柔唤醒。《不说话的人》仿佛一首写给时代“沉默者”的诗,低声倾诉、不动声色,却于无声处显大义。民谣的叙事与萧山绍剧的情感表达自然交融,让这首歌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

  李佳隆《路下辙》:说唱点燃川剧火花

  如果说《不说话的人》是“静水深流”,那么李佳隆的《路下辙》就是“烈火燎原”。这首作品以川剧为基础,用充满张力的说唱语汇解构戏曲传统,将“巴蜀之声”带入嘻哈语境。

  川剧以“变脸”著称,性格鲜明、节奏快速,与说唱的语言密度与节奏天然契合。李佳隆通过独特音乐表达,将川剧唱腔的采样完美结合,打造出既硬核又具有东方神韵的音乐场域。不仅拓宽了川剧的表达疆域,也拓展了华语说唱的文化维度。

  “听得见的戏音,看得见的传承”

  《中华戏音》第二季展示了更成熟、更大胆的艺术姿态。让中国戏曲在旋律与节奏中不断生长的“活文化”。这是一场属于传统与当下的对谈,也是一次“新声”对“旧调”的深情回响。第二季的收官不是终点,而是更深层次探索的起点。《中华戏音》以极具实验精神的音乐作品,持续唤起人们对地方戏曲多样性与生命力的关注。未来还将有哪些音乐人加入?又会有哪些戏种被“激活”?我们拭目以待。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99 速发财讯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36119号-2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